156-6488-7552

主营业务 BUSINESS SCOPE
人力外包HRO
劳务外包BPO
招聘外包RPO
IT人力外包ITO
岗位外包PDO
灵活用工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陕西中外服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156-6488-7552
邮箱:kefu@029hrc.com
地址:中国西安市雁塔区南飞鸿广场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 行业资讯

绩效管理类术语

发布:本站  来源:中外服人力集团   发表时间:2025-04-11  人气:14
税务筹划

1、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员工和经理就绩效问题所进行的双向沟通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经理与员工在沟通的基础上,帮助员工定立绩效发展目标,然后通过过程的沟通,对员工的绩效能力进行辅导,帮助员工不断实现绩效目标。

在此基础上,作为一段时间绩效的总结,经理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确立员工的绩效等级,找出员工绩效的不足,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帮助员工改进绩效提高中的缺陷和不足,使员工朝更高的绩效目标迈进。

总之,绩效管理是经理和员工的对话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帮助员工提高绩效能力,使员工的努力与公司的远景规划和目标任务一致,使员工和企业实现同步发展。

 

2、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中间环节。

是对员工一段时间的工作、绩效目标等进行考核,是前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同时考核结果为相关人事决策(晋升、解雇、加薪、奖金)和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提高等提供依据。

绩效考核体系包括五个子系统:要素子系统——从哪些大的方面来考核、指标子系统——从哪些具体的指标来考核、计量子系统——权重和计分标准、评价子系统——考核主体和考核周期、应用子系统——如何对考核结果进行应用。

 

3、  360度考核法

“360度考核法”又称为“全方位考核法”,最早被英特尔公司提出并加以实施运用。

该方法是指通过员工自己、上司、同事、下属、顾客等不同主体来了解其工作绩效。

 

4、  关键业绩指标(KPI)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

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5、  平衡计分卡(BSC)

BSC(balance score card)既是战略实施的工具,又是绩效管理的一种模式和工具,它通过将公司的战略落实到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上,目标设立的框架为:从具有因果关系的四个层面即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将公司的目标分解到每个部门和个人,最终跟企业的预算和个人的奖励挂起钩来,产生方向一致性的协同效应和业绩倍增效应。

 

6、  行为观察量表法(BOS)

行为观察量表法是通过确认员工某种行为出现的概率或频次来进行绩效考核的方法,它要求评定者根据某一工作行为履行频率或次数的多少来对被评定者打分。

 

7、  图尺度评价法

图尺度评价法是最简单和运用最普遍的工作业绩评价技术之一。

在进行工作业绩评价时,首先针对每一位下属员工从每一项评价要素中找出能符合其业绩状况的分数,然后分别将每一位员工所得到的所有分值进行加总,即得到其最终的工作业绩评价结果。

 

8、  强制分布法

强制分布法与“按照一条曲线进行等级设定”的意思基本相同,使用这种方法,就意味着要提前确定准备按照一种什么样的比例将被评价者分别分布到每一个工作业绩等级上去,确定之后,即可对被考评者进行规定比例的绩效考核分布。

比如,可按照下述比例原则来确定员工的工作业绩分布情况:业绩最高的—10%,业绩较高的—25%,业绩一般的—30%,业绩低于要求水平的—25%,业绩很低的—10%。

 

9、  关键事件评价法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主管人员将每一位下属员工在工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同寻常的良好行为或非同寻常的不良行为(或事故)记录下来;然后在绩效考核进行期间,主管人员和其下属人员进行沟通,根据所记录的特殊事件来讨论后者的工作业绩。

 

10、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作用下扩大到四周,相成一种光环作用。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的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

所以光环效应也称为“以点概面效应”。

 

11、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往往是深刻而牢固的,对以后的人际知觉过程会产生指导性的作用,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知觉具有综合的倾向。

尽管产生第一印象所需的信息量是很有限的,但人会自动地把这些不完整、不充分的信息用想象去予以填补,从而形成整体的印象,因而第一印象是容易出现偏差的。

 

12、   对比效应

对比效应是指在绩效评定中,他人的绩效影响了对某人的绩效评定。

比如,假定评定者刚刚评定完一名绩效非常突出的员工,紧接着评定一名绩效一般的员工,那么很可能将这名绩效本来属于中等水平的人评为“比较差”。

对比效应很可能发生在评定者无意中将被评人新近的绩效与过去的绩效进行对比的时候;一些以前绩效很差而近来有所改进的人可能被评为“较好”,即使这种改进事实上使其绩效勉强达到一般水平。对比效应也是评定中难以消除的问题。 好在这种误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有关员工绩效的更多信息而消失。

 

13、  趋中倾向

趋中倾向是指评定者可能对全部下属做出既不太好又不太坏的评价。

他们避免出现极高和极低的两个极端,而不自觉地将所有评定向中间等级靠拢。

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评定结果失去价值,因为这种绩效评定不能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区别,既不能为管理决策的制订提供帮助,也不能为人员培训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要减少评定中的趋中倾向,关键是要让评定者认识到区分被评价者和评定结果的重要性。必要的时候,组织也可以明确要求评定者尽量减少选择中间等级的次数。

 

14、其他常用绩效术语

绩效面谈、绩效改进、绩效实施、绩效沟通、日常考评、定期考评、定性考评、定量考评。


中外服人力主营业务:劳务外包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招聘外包灵活用工等服务,官网:www.shaanxizx.cn

在线QQ